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阴沉木树种鉴别的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设备、试样制备、鉴别步骤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阴沉木的树种鉴别,也可供其他地区参考使用。
Title: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Sunken Wood Spec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阴沉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资源,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和稀缺性使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DB51/T 1902-2014 阴沉木树种鉴别方法》为阴沉木的科学鉴定提供了依据。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保存
标准指出,样品采集应遵循无损原则,尽量减少对原木的损害。采集的样品需立即密封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止样品性质发生变化。这一要求确保了样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
外观特征观察
在外观特征观察部分,标准强调了颜色、纹理、断面结构等关键指标。阴沉木的颜色通常呈现深褐色或黑色,并伴有金属光泽。其纹理多为交错状,断面可见清晰的年轮线。通过这些直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木材种类。
显微结构分析
显微结构分析是阴沉木鉴别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准规定,需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木材的导管、纤维、轴向薄壁组织等微观结构。不同树种的导管大小、排列方式及薄壁组织形态存在差异,这些细微差别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的木材种类。
化学成分检测
化学成分检测主要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来进行。红外光谱可以识别木材中特定官能团的存在,而热重分析则用于评估木材的热稳定性。这些检测方法有助于进一步确认木材的身份,并排除伪劣产品的可能性。
数据记录与结果判定
在完成上述各项测试后,所有数据应当详细记录并汇总。最终结果的判定需要综合考虑外观特征、显微结构以及化学成分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只有当所有证据一致时,才能得出准确的树种鉴定结论。
以上是对《DB51/T 1902-2014 阴沉木树种鉴别方法》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正确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对于保护阴沉木资源、促进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