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的质量要求、作业方式、作业质量和检查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道路的清扫保洁作业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Quality and Operation Requirements for Urban Road Cleaning and Sanitation DB11/T 353-2014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353-2014《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对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质量和作业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清扫保洁质量要求
1. 路面清洁度:规定了路面应保持无积尘、无垃圾杂物。这不仅包括可见的大块垃圾,还包括细微灰尘。为了达到这一标准,需要定期使用高压冲洗设备和吸尘设备进行深度清洁。
2. 绿化带及树穴清理:要求绿化带内的垃圾杂物不得超过1平方米范围内有0.1平方米的垃圾覆盖面积。对于树穴,则要求无明显堆积物,并且落叶需及时清除。
3. 雨水口周边清洁:雨水口周围不得有阻碍排水的垃圾或杂物,确保排水通畅。在雨季来临之前,应对所有雨水口进行全面检查和清理。
作业时间与频率
4. 主干道清扫频次:主要交通干道每日至少进行两次机械化清扫,早晚各一次。这种高频次的清扫可以有效减少扬尘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5. 背街小巷保洁:背街小巷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其保洁同样重要。建议每天至少进行一次人工清扫,特别是在人流密集时段后,要及时清理垃圾。
6. 节假日特殊安排:节假日期间,由于人流量增加,垃圾产生量也会随之增多。此时应适当增加清扫频次,必要时可增派人员加强巡查和清理工作。
安全作业规范
7. 安全防护措施:所有从事清扫保洁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穿戴反光背心等必要的安全装备。特别是在夜间作业时,要确保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8. 机械操作安全:使用清扫车、洒水车等机械设备时,驾驶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同时,在复杂路段行驶时要减速慢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9. 突发事件处理:遇到突发情况如交通事故导致大量废弃物散落等情况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力量清理现场,恢复交通秩序。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不仅涵盖了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还特别强调了季节性变化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特殊情形下的需求。这对于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