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阿拉善玉的术语和定义、分类、鉴定特征、试验方法及命名规则。本文件适用于阿拉善玉的鉴定、分类及命名,也适用于阿拉善玉饰品的质量评价与贸易。
Title:Alashan Jade - Specific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Nam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阿拉善玉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特产的玉石,具有独特的色泽和质地。DB15/T 715-2014《阿拉善玉》标准对阿拉善玉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下选取部分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指出,阿拉善玉是以产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内为主,以石英质为主要组成矿物,可含有少量长石、云母类矿物以及赤铁矿等矿物的玉石。这一定义明确了阿拉善玉的地理来源和主要成分构成,为后续质量评定提供了依据。
二、质量要求
1. 外观质量:要求颜色均匀、无明显裂纹、杂质少。特别是颜色方面,标准规定了红、黄、白、绿等多种颜色的具体要求,如红色要求鲜艳纯正,黄色要求明亮柔和等。
2. 物理性能:包括折射率、密度、摩氏硬度等指标。其中折射率应在1.54左右,密度约为2.65g/cm³,摩氏硬度在7左右。这些物理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阿拉善玉的品质和价值。
3. 内部结构:要求结构致密,无明显裂隙。通过显微镜观察,内部矿物颗粒应细小均匀,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阿拉善玉的韧性和耐久性。
三、检验方法
1. 颜色检测:采用目测法,在自然光下观察颜色是否均匀,必要时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
2. 密度测定:采用静水称重法,将样品浸入水中称量前后重量差值,计算出密度值。
3. 硬度测试:使用摩氏硬度计进行测试,将样品与标准硬度矿物相互划刻,比较痕迹深浅来判断硬度等级。
四、检验规则
1. 组批与抽样:同一批次的产品作为一个检验批次,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
2. 判定规则:各项指标均需符合标准要求,若有不合格项允许加倍取样复检,若仍有不合格则判定整批产品不合格。
五、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 标志:每件产品应标明名称、规格、生产厂名等内容,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 包装:采用防震、防潮材料进行包装,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损坏。
3. 运输: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轻装轻卸,防止碰撞。
4. 贮存:存放在干燥通风处,远离化学物品和高温环境。
该标准为阿拉善玉的质量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阿拉善玉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