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樟树组织培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外植体的选取与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樟树的组织培养繁育技术。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issue Culture of Camphor Tre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439-2014《樟树组织培养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规定了樟树组织培养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流程及管理要求。以下将重点解读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款。
一、术语和定义
1. 樟树:指樟属植物,包括但不限于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2. 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培养的技术。
二、操作流程
1.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 应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樟树作为母本。
- 外植体采集后需立即置于消毒液中浸泡10-15分钟,并用无菌水冲洗3-5次。
2. 接种与培养
- 将处理好的外植体接种到MS基本培养基上,加入适量的6-BA和NAA。
- 初代培养温度控制在25±2℃,光照强度为2000-3000lx,每日光照时间为12小时。
3. 增殖与生根
- 当芽长至2-3cm时,可将其转入增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 生根培养基中需添加适量的IBA促进生根。
三、管理要求
1. 环境条件
-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 温湿度计等设备需定期校准。
2. 记录保存
- 所有实验过程均需详细记录,包括日期、操作步骤、环境参数等信息。
- 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以上内容是根据DB44/T 1439-2014标准提取的重要部分进行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樟树组织培养工作的技术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