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预防与控制。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lubroot of Cruciferous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生产的重要病害,DB42/T 1012-2014《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了重要依据。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规程中明确指出,“应建立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农业防治为核心、化学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体系”。这表明单一措施难以有效控制病害,必须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其中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需结合轮作倒茬等农业措施,同时化学药剂仅作为补充手段使用。
规程强调“选用无病种子和种苗”,这是防止病害传播的关键。种子处理时推荐采用温汤浸种法,具体要求是将种子置于50℃左右热水中浸泡20分钟,并不断搅拌确保均匀受热。这一方法既能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体,又不会对种子造成伤害。
对于田间管理,规程提出“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实行3年以上轮作制度”。这是因为根肿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连作会加重病情。适宜的轮作作物包括禾本科作物、豆类及葱蒜类蔬菜,这些作物不仅能够减少病原积累,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
化学防治部分规定,“发病初期可选用甲霜灵锰锌等药剂进行喷雾或灌根处理,间隔7-10天,连续施用2-3次”。此建议基于多年试验结果,既考虑了药效也兼顾了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学药剂的同时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此外规程还特别提到,“加强田间监测,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集中销毁”。这是因为在病害流行期,及时清理病株可以有效降低病原基数,减少再侵染机会。同时还要注意灌溉方式,尽量采用滴灌或渗灌,避免大水漫灌导致病菌随水流扩散。
总之,DB42/T 1012-2014规程通过系统化的技术措施,为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科学指导。种植者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项技术要点,实现可持续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