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镇道路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基层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作为基层材料的城镇道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il Stabilizer Mixed Material Base of Urban Road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014-2014《城镇道路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基层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城镇道路建设中采用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基层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的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基层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该规程不适用于高速公路或其他特殊条件下的道路工程。
材料要求
1. 土壤固化剂:应选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产品,其主要成分包括水泥、石灰等无机胶凝材料,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发展性能。
2. 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砾或碎石作为粗集料,细集料可使用天然砂或机制砂,且需满足表观密度、含泥量等指标要求。
3. 水:宜采用饮用水或其他无污染的清洁水源。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设计时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确定土壤固化剂与集料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固化剂掺量为7%-10%,具体数值需通过试验确定。此外,还需考虑施工季节、气候条件等因素调整配合比。
施工工艺
1. 准备阶段:在正式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和平整处理,确保地基稳固。同时按照设计图纸铺设垫层,厚度控制在150mm~200mm之间。
2. 拌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将固化剂、集料和适量水分充分混合均匀。拌合时间不宜少于3分钟,以保证混合料的均质性。
3. 摊铺:使用摊铺机按设计宽度一次性完成摊铺作业,避免分段施工造成接缝问题。摊铺过程中要保持连续性,防止出现冷缝现象。
4. 碾压:初压采用轻型压路机静压一遍;复压则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压3~4遍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终压再次用轻型压路机静压一遍以消除表面微小裂缝。整个碾压过程应注意速度适中(建议不超过4km/h),并遵循先边缘后中间的原则。
质量检验
1. 外观检查:目测观察路面是否平整密实,有无明显裂缝、松散等情况发生。
2. 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 抗压强度:每500平方米抽取一组试样进行检测,其抗压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值。
- 压缩模量:采用平板载荷法测定,压缩模量不低于30MPa。
- 渗透系数:渗透系数不大于1×10^-6cm/s。
3. 弯沉值测量:采用贝克曼梁法测定弯沉值,确保不超过设计允许值。
以上就是DB42/T 1014-2014规程中一些重要的规定和技术要点解析。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城镇道路基层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方案,确保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