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泡塑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Title: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 Sample Analysis Method - Part 6: Foam Adsorption-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127.6-2014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采用泡塑吸附结合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特定元素含量的分析流程。以下为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5.1 泡塑选择与处理
本部分强调选用适宜的泡塑材料,如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并要求在使用前需经过严格的清洗和预处理,以去除杂质并确保其吸附性能稳定。清洗步骤包括多次用去离子水冲洗,必要时还需酸洗。
5.2 样品采集与制备
样品采集应遵循均匀性和代表性原则,采集量需满足实验需求且留有余量。样品制备过程中,需将固体样品研磨至规定粒度(通常为200目以上),液体样品则需过滤除去悬浮物,保证后续吸附过程的有效性。
5.3 吸附操作条件
吸附温度、时间及溶液pH值是影响吸附效率的重要因素。标准建议根据目标元素特性设定最佳条件,例如对于重金属离子,常选择室温下吸附2小时,pH范围控制在4-8之间。同时,还需注意搅拌速度以避免样品损失。
5.4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参数设置
仪器工作参数如波长、灯电流、进样体积等直接影响测定精度。标准推荐使用空心阴极灯作为光源,优化燃烧器高度和气体流量等条件,确保火焰状态良好。此外,还需定期校准仪器,使用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
5.5 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每批样品需同步进行空白试验、平行样测试及加标回收率测定。空白值不得超过方法检出限,平行样结果偏差应小于10%,加标回收率应在90%-110%范围内。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6.1 方法检出限与精密度
依据实际检测情况确定方法检出限,一般要求低于背景噪声两倍标准偏差。同时,重复性条件下连续六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不应超过方法允许误差范围。
6.2 典型应用案例
标准提供了多个实例展示该方法在土壤、水体及沉积物中的成功应用。例如,在某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中,利用此方法快速准确地测定了铅、镉等有害元素浓度分布,为环境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上内容基于DB34/T 2127.6-2014核心条款展开深入解析,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提高分析工作的规范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