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池塘养殖鲴鱼的商品鱼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与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池塘养殖鲴鱼的商品鱼生产。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Pond Culture of Commercial Fish (Hypophthalmichthy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109-2014《鲏鱼池塘商品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提高青鱼养殖产量、规范养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苗种选择方面,标准要求亲本需来源于无疫病地区且体质健壮,雌雄比例建议为1:1至1:1.5。这有助于确保后代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
关于放养密度,标准指出每亩水面可放养规格为20克左右的鱼种约1000尾。合理的密度既能保证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维持水质稳定。
饲料投喂上,推荐使用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2%的配合饲料,并采用“四定”原则: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同时强调要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浪费及污染。
水质管理至关重要,标准强调定期检测水体pH值、溶解氧等指标,保持适宜范围。换水频率一般每周一次,每次换水量控制在总水量的1/3左右。此外还需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
病害防治方面提倡预防为主,定期巡塘观察鱼群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严禁滥用药物。对于常见疾病如烂鳃病、肠炎等,可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和科学用药来防控。
最后,收获时应选择晴天进行,避免阴雨天气影响品质。起捕前适当减少投饵量,让鱼体清洁。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持良好通风,防止缺氧。
以上便是该标准中一些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规程,从而实现高效优质的青鱼养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