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果杂交榛子育苗的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理、出苗及越冬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大果杂交榛子的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ursery of Hybrid Hazelnut with Large Frui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185-2014大果杂交榛子育苗技术规程》是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大果杂交榛子的育苗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苗木繁育环节中,标准明确指出,种子采集应选择优良母树,确保种子来源纯正且健康。具体而言,母树需具备优良的遗传特性,如高产、抗病虫害等,并且要在适宜的季节进行采种,通常是在果实成熟期。此外,采种后要立即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晾晒和储存,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生命力。
其次,关于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标准强调了土壤消毒的重要性。在播种前,必须对苗床土壤进行彻底消毒,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或物理方法,如高温蒸汽消毒等,目的是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为幼苗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同时,还要求调整土壤酸碱度至适宜范围,并施加适量的基肥,以满足幼苗初期生长的需求。
再者,在苗期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例如,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要及时进行间苗和定苗操作,保持合理的株间距,避免因过于密集而导致营养竞争。另外,还需定期浇水施肥,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确保土壤湿润但不过于积水。对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预防为主,合理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关于苗木出圃的标准,规定了苗木的最低规格要求。合格的苗木应当具有完整的根系,无明显机械损伤,且高度和茎粗达到一定的标准值。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因此必须严格把控。
以上是依据《DB22/T 2185-2014大果杂交榛子育苗技术规程》中的一些关键内容所做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