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燕麦生产的产地环境、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燕麦的生产。
Title:Oat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146-2014燕麦生产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燕麦种植的各个环节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要求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且高产优质的品种。例如,可以选择吉莜麦系列品种,这类品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
关于播种管理,标准指出最佳播期为5月上旬至中旬,采用条播方式,行距控制在20-30厘米之间。每公顷种子用量为75-90公斤,确保播种深度适中,一般为3-5厘米。
施肥环节强调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每公顷需施入有机肥不少于30吨,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配施化肥。氮磷钾比例建议为2:1:1,同时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补充。
灌溉措施要求根据土壤墒情适时适量灌水,在苗期和抽穗期需重点保证水分供应。此外还应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防止积水导致根系缺氧。
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定期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手段进行处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黑穗病等主要病害的防控。
最后收获阶段要掌握适宜时机,当植株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籽粒含水量降至20%左右时即可开始收割。使用联合收割机作业时调整好参数设置,减少损失率。
以上就是对《DB22/T 2146-2014燕麦生产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能帮助到从事燕麦生产的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