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鲜食甘薯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无公害农产品鲜食甘薯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resh Edible Sweet Potatoes in Non-Hazardous Agricultural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农产品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DB22/T 2143-2014)是吉林省地方标准,对保障鲜食甘薯产品质量安全、规范生产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该标准规定产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在5.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2%。这一要求旨在确保土壤具备良好的通透性和肥力,为甘薯生长提供适宜条件。
二、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
标准推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品种。种薯要经过严格检验检疫,确保不带病虫害。种薯需在15℃以上条件下进行催芽处理,以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这一步骤对于保证全苗壮苗至关重要。
三、栽培管理
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3500~4500株/亩。要求合理轮作,避免连作。生长期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湿润。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尤其注重钾肥施用。这些措施有助于协调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四、病虫害防治
强调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利用天敌昆虫、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同时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这是实现无公害生产的根本保证。
五、采收与贮藏
采收期应在茎叶大部分枯黄时进行,注意轻挖轻放防止机械损伤。贮藏环境温度控制在10~15℃,相对湿度85%~90%。定期检查剔除病虫害感染薯块。严格的采后处理可显著延长保鲜期并保证商品质量。
六、质量安全控制
要求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种子来源、施肥用药记录、采收日期等信息。产品上市前须经检测合格方可销售。通过全程质量管控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该标准从产地环境到采后处理各个环节都制定了详尽的技术规范,为生产优质安全的鲜食甘薯提供了科学依据。严格执行这些标准不仅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