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的服务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及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提供的职业介绍服务。
Title:Public Vocational Introduction Servi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23-2014公共职业介绍服务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14年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及服务质量控制等内容,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的公共职业介绍服务。
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基本要求
1. 机构设置:规定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配备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机构需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设备,确保能够正常开展职业介绍活动。
2. 人员资质:要求职业介绍工作人员应持有相关的职业指导证书或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背景,熟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同时强调工作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服务内容
1. 职业需求信息收集与发布:明确指出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有责任广泛搜集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以及求职者的就业意向信息,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这些信息。这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平台、现场招聘会等形式。
2. 就业咨询指导: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咨询服务,帮助他们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提供招聘策略建议,提高其招聘效率。
三、服务流程
1. 接待登记:当求职者或用人单位来到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时,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其进行接待并完成基本信息登记工作。这一环节对于后续匹配合适的岗位至关重要。
2. 匹配推荐:基于前期收集到的信息,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求职者与职位之间进行精准匹配,并向双方提出初步建议。
3. 面试安排:如果双方都同意进一步接触,则由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协助组织面试活动。在此过程中,机构还应对整个过程予以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四、服务质量控制
1.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3. 定期收集反馈意见,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总之,《DB11/T 1123-2014公共职业介绍服务规范》从多个维度规范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行为准则和服务质量标准,旨在促进北京市范围内更加高效优质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