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育婴师岗位的服务基本要求、职业道德、服务内容与规范、培训及考核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从事育婴服务工作的人员及其相关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
Title:Norm for Infant Care Provider Services in Jili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C7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133-2014育婴师岗位服务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于2014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育婴师的服务内容、技能要求及职业道德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提升育婴服务质量。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款入手进行深入解读。
一、基本要求
标准指出育婴师需具备初中及以上学历,并经过专业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同时强调了健康状况的重要性,要求无传染性疾病且心理素质良好。这表明从事这一职业不仅需要文化知识基础,还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以应对工作需求。
二、服务内容
在日常护理方面,标准详细列出了喂养、清洁、睡眠安排等内容。例如,在喂养环节中特别提到应根据婴儿年龄合理调配奶量和辅食种类;清洁时则需注意手部卫生及用品消毒。这些具体指导有助于确保婴儿健康成长环境。
三、技能培训
针对不同年龄段婴儿的特点,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技能培养目标。如对于0-6个月大的宝宝,重点在于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家长;而对于1岁以上的幼儿,则增加了安全防护意识教育等内容。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可以让育婴师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况下的实际操作需求。
四、职业道德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诚信与责任感的重要性。育婴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始终保持耐心细致的态度。此外还要求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客户隐私信息。
综上所述,《DB22/T 2133-2014育婴师岗位服务规范》为育婴行业提供了全面而严谨的职业指南,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从业者都应以此作为行动准则,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