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省行政服务中心人员的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培训要求及考核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提升。
Title:Administrative Service Center Personnel -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12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335-2014《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是青海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是对其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人员配置
# 5.1 人员基本要求
- 解读:此条款规定了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流程。这确保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使公众能够获得专业、高效的政务服务。
# 5.2 岗位设置与职责
- 解读:明确了不同岗位的具体职责,如综合受理岗负责接待群众咨询、办理各类事项;后台审批岗负责内部审核等。合理设置岗位有助于分工明确,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 5.3 培训与考核
- 解读:强调了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的重要性,包括业务知识更新、服务态度改善等方面,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通过持续学习和严格考评,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民众。
服务规范
# 6.1 接待服务
- 解读:要求工作人员在接待过程中做到热情周到,耐心解答疑问,提供清晰明了的信息指导。对于复杂或特殊案件,需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 6.2 办事流程
- 解读:明确规定了从申请受理到最终办结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标准。例如,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时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批;若需补正,则一次性告知所需补充的内容,减少群众往返次数。
监督管理
# 7.1 内部监督
- 解读: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日常巡查、随机抽查等方式来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理,以维护中心的良好秩序。
# 7.2 社会监督
- 解读: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监督工作,设立意见箱、公开投诉电话等渠道收集反馈意见。同时,定期向社会公布工作成果,接受公众评价,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文的简要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确保行政服务中心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