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古树名木健康快速诊断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古树名木的健康状况快速诊断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pid Diagnosis of Health Condi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13-2014 古树名木健康快速诊断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古树名木健康状况快速评估的技术规范。以下从规程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规程明确指出,古树名木健康诊断的目标是通过科学方法准确判断树木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保护措施。在第5章“诊断指标”中,规定了包括外部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环境因子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例如,外部形态检查需关注树冠完整度、枝条分布均匀性及皮孔变化等细节;而生理生化检测则侧重于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等指标。
第6章“诊断流程”强调了诊断工作的标准化操作步骤:首先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勘查记录基本信息;随后根据初步观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和工具进一步分析;最后结合各项数据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养护建议。此外,在第7章“健康等级划分”部分,将古树名木分为健康、亚健康和濒危三个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的管理策略。
规程还特别提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季节因素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尤其是在春季萌芽期或秋季落叶期进行评估可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同时要求所有参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并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这项规程为有效管理和保护珍贵的古树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对于促进生态传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