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斑综合征的防控技术要求,包括疫情监测、预防措施、诊断方法和控制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水产养殖中白斑综合征的预防与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hite Spot Syndrom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白斑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危害对虾养殖业的疾病,为有效防控该病,DB12T 508-2014《白斑综合征防控技术规范》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苗种选择方面,标准要求“亲虾应来源于健康无病的养殖场,且需经过至少3个月的隔离观察”。这一规定旨在从源头上切断病原传播途径,确保苗种健康。同时,还强调亲虾需经PCR检测确认未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这是保证苗种质量的重要措施。
其次,在养殖环境管理上,标准提出“池塘清整后需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彻底消毒”。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杀灭环境中潜在的病原微生物。此外,还需定期监测水质指标,保持适宜的水体环境,这对于预防疾病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再者,关于饲料管理,标准建议“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并添加免疫增强剂”。合理搭配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对虾免疫力,而免疫增强剂则能进一步强化其抗病能力。同时,应严格控制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造成水质恶化。
在日常管理中,标准特别强调“每日巡塘观察对虾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这要求养殖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处置,防止病情扩散。
最后,关于疫病应急处理,标准明确了“一旦确诊白斑综合征,应立即停止投饵,清除病虾,并对养殖设施进行全面消毒”的操作流程。这不仅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障养殖安全的重要环节。
总之,DB12T 508-2014通过一系列具体细致的规定,为白斑综合征的防控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有效降低疾病风险,保障养殖生产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