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蚕一代杂交种鉴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结果判定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桑蚕一代杂交种的生产和质量鉴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Silkworm First-generation Hybrid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977-2014 桑蚕一代杂交种鉴定技术规程》是一项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桑蚕一代杂交种在生产、检验和验收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
该标准适用于桑蚕一代杂交种的生产、检验和验收。其中定义了“桑蚕一代杂交种”为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品种的桑蚕杂交而成的一代杂交种,具有遗传性状稳定的特点。这一定义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对象,即仅限于一代杂交种,而非多代繁育后的种群。
二、质量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桑蚕一代杂交种的质量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个体发育整齐度、抗病能力、繁殖性能等。例如,要求个体发育整齐度达到95%以上,这表明在同一批次的杂交种中,大部分个体应在同一生长阶段,以保证后续养殖过程中的管理便利性和生产效率。
三、生产流程
标准详细描述了桑蚕一代杂交种的生产流程,包括亲本选择、交配时间确定、孵化条件控制等环节。特别强调了亲本的选择应基于其优良的遗传特性和适应性,确保后代具备高产、优质的特点。同时,对于交配时间的确定,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桑叶供应情况合理安排,以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
四、检验方法
在检验方法部分,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检测手段和技术参数。如采用显微镜观察法来检查卵粒的形状和大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通过观察幼虫的生长发育状况来评估其健康状态;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特定基因的存在与否,以确认品种纯度。这些方法为实际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准确判断产品质量。
五、验收规则
关于验收规则,标准指出应按照批次进行抽样检查,并规定了合格判定标准。如果样品中不合格品数量不超过允许限度,则整批产品视为合格。此外,还特别提到当出现争议时,可送至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复检,以维护公平公正的原则。
六、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最后,标准对产品的标识方式、包装形式以及运输和储存条件作出了明确指示。要求所有产品都必须附带清晰的产品信息标签,包括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包装材料需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潮性能;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和阳光直射;贮存环境则需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综上所述,《DB42/T 977-2014 桑蚕一代杂交种鉴定技术规程》从各个方面规范了桑蚕一代杂交种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为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