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林业生态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Benefits of Forestry Ecological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099-2014《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林业生态工程中生态效益的评价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各类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生态效益评价。这包括但不限于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项目。明确适用范围有助于确保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评价指标体系
标准提出了一个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生态功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在生态功能方面,重点评估森林覆盖率变化、土壤保持能力、水源涵养能力等指标。这些指标的选择基于北京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和需求,旨在全面反映林业生态工程的实际成效。
数据采集方法
对于数据采集,标准强调了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性。要求采用实地调查、遥感监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数据,并对数据来源的真实性进行验证。此外,还规定了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生态效益计算模型
标准引入了多个生态效益计算模型,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可以量化不同类型的生态效益,比如碳固定量、氧气释放量等。这种定量分析方法为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直观易懂。
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写
最后,在完成所有计算后,需要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撰写详细的评价报告。报告应包含评价目的、方法、主要发现以及改进建议等内容。同时,还应该附上必要的图表和数据表格来辅助说明。
以上就是关于DB11/T 1099-2014《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