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杂交玉米及其亲本真实性鉴定的DNA分析方法,包括样品采集、DNA提取、PCR扩增、电泳检测等步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亲本真实性的鉴定。
Title:Authentication of Hybrid Corn and Its Parents by DNA Analy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071-2014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对杂交玉米及其亲本真实性进行鉴定的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解读:
样品采集与保存
标准指出,样品应从田间生长正常的植株上采集叶片或幼苗作为检测材料。样品需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并尽快送至实验室处理。此步骤强调了样品的新鲜度和完整性对于后续实验结果的重要性。
DNA提取
推荐使用CTAB法提取玉米叶片组织中的总DNA。要求所提取的DNA应具有较高的纯度和浓度,A260/A280值应在1.8~2.0之间。这一范围确保了DNA样本的质量适合下游PCR扩增等操作。
引物设计与选择
引物的设计需基于已知的玉米基因组序列信息,优先选用那些能够区分不同品种间差异位点的引物。同时要求引物长度一般为15~30bp,GC含量适中,并且避免形成二级结构。
PCR扩增条件
设定退火温度时应参考引物的Tm值,通常比Tm低5℃左右。循环次数建议为35次,以保证扩增效率。此外还应注意控制反应体系中各种成分的比例,如模板DNA、dNTPs、Mg2+离子浓度等。
电泳检测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PCR产物,电压设置为80V~100V,时间为30min~60min。通过比较目标片段大小来判断是否存在预期的特异性条带。如果出现非预期条带,则可能表明样品存在污染或者变异情况。
数据记录与分析
所有实验数据均需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日期、天气状况、仪器设备型号等信息。对于每个待测样品至少重复两次独立实验以提高结果可靠性。最后根据获得的数据绘制出清晰准确的图谱用于最终判定。
以上就是关于DB34/T 2071-2014中几个核心部分的具体解释说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