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栗瘿蜂的防治原则、监测与调查方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栗瘿蜂的综合防治工作。
Title:Chestnut Gall Wasp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058-2014《栗瘿蜂防治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栗瘿蜂的防治原则、方法和管理措施。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防治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栗瘿蜂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应优先采取预防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同时结合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多种防治手段,以达到最佳效果。
2. 监测与预警
根据标准要求,栗园应定期开展虫情调查,特别是在每年的4月至6月期间,这是栗瘿蜂活动的高峰期。通过设置诱捕器或人工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记录虫害发生情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3. 农业防治措施
标准强调了农业防治的重要性,包括合理修剪枝条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越冬虫源基数;清除园内枯枝落叶,破坏栗瘿蜂的生存环境;以及适时施肥浇水,增强树势,提高植株自身抵抗力。
4. 化学防治方法
在必要时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雾处理,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推荐使用的农药种类及其浓度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确定,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5. 生物防治策略
鼓励利用天敌昆虫如寄生蜂来控制栗瘿蜂数量增长。可以在春季释放一定比例的寄生蜂卵块,它们能够有效寄生于栗瘿蜂幼虫体内从而抑制其繁殖。
6. 后期管理与评估
每次防治后都应对效果进行评估,记录下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结果反馈,以便不断优化后续工作方案。此外还需关注生态环境变化,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基于DB34/T 2058-2014标准提炼而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范,科学有效地开展栗瘿蜂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