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甜瓜保护地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绿色食品甜瓜的保护地生产。
Title:Green Food - Protected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lo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051-2014《绿色食品 甜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甜瓜在保护地内的绿色食品生产。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条文】3.1 产地环境要求:产地应选择在无污染源、远离工业区和城市生活区的区域,土壤、灌溉水和空气质量均需符合NY/T 391的要求。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甜瓜种植环境的重要性。甜瓜对环境敏感,污染源会直接影响果实品质。NY/T 391是中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土壤、水质、空气等多个指标,确保种植环境无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条文】4.1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如‘博洋61’、‘博洋9’等。
【解读】品种是决定甜瓜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同时,适应性广的商品性好的品种能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条文】5.1 栽培方式:采用双膜覆盖或三膜覆盖方式,定植密度为每亩2000株左右。
【解读】双膜或三膜覆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地温,促进幼苗生长。合理的定植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甜瓜植株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条文】7.1 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N:P:K比例为1:0.5:1.2。
【解读】有机肥料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科学配比氮磷钾比例有助于平衡养分供应,避免单一施肥导致的营养失衡问题,同时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带来的环境压力。
【条文】8.1 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害,必要时可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解读】绿色食品生产中病虫害防控提倡综合管理策略。通过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切断病原菌传播途径;利用黄板诱杀、防虫网阻隔等物理方法减少害虫侵害;应用微生物制剂等生物手段抑制病害发生。当上述方法效果不佳时,才考虑使用化学药剂,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产品安全。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环境选择到栽培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控等多个环节,全面体现了绿色食品生产的高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