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松石的鉴定方法、质量评价及分级规则。本文件适用于绿松石原料及成品的质量检验与商业贸易。
Title:Ident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Turquoise
中国标准分类号:Z7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041-2014《绿松石鉴定与分级》是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绿松石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方法、分级规则以及标志和包装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绿松石的基本概念,包括“绿松石”是指一种以铜铝磷酸盐矿物为主要成分的宝石材料。此外还定义了“优化处理”、“天然绿松石”等术语,帮助从业者准确理解绿松石及其加工处理的状态。
鉴定方法
1. 颜色:绿松石的颜色是其重要的品质特征之一。标准指出颜色应均匀且自然,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光源辅助来判断。
2. 透明度:根据透明度的不同,绿松石可以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个级别。透明度会影响绿松石的价值。
3. 光泽:绿松石通常具有蜡状至玻璃光泽,光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观美感。
4. 硬度:绿松石的硬度较低,一般在5到6之间。这一特性决定了它在佩戴时需要特别小心避免刮擦。
5. 密度:标准要求测量绿松石的密度,以确保其真实性,并区分天然与合成品。
分级规则
绿松石的分级主要依据颜色、透明度、净度(即瑕疵程度)、切工以及重量五大因素来进行综合评定。每个因素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最终得出一个总体评价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标志和包装
对于销售的绿松石产品,必须标明产品的名称、规格、等级、执行标准号以及生产单位等信息。同时,包装应当保证绿松石不受损坏,并便于运输储存。
以上是对DB34/T 2041-2014《绿松石鉴定与分级》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遵循此标准有助于提高市场流通中的绿松石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珠宝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