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陶炭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经炭化处理制成的陶炭。
Title:Tao Charcoal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400-2013《陶炭》是福建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陶炭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1. 外观质量
- 标准要求陶炭应呈黑色或灰黑色颗粒状,表面光滑无裂纹,无明显杂质。这一要求确保了产品的纯度和美观性,避免因外观问题影响使用效果。
2. 粒度分布
- 陶炭的粒度分布需符合特定范围,通常以筛分法测定。合理的粒度分布有助于保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如吸附能力、机械强度等。
3. 密度
- 包括堆积密度和真密度两个指标。这些参数直接影响陶炭的填充效率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稳定性。
4. 水分含量
-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某一限定值。过高的水分会影响陶炭的干燥过程及最终产品质量。
5. 强度
- 要求陶炭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这关系到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是否容易破碎。
6. 化学成分
- 对陶炭的主要化学成分如碳含量、灰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成分直接决定了陶炭的功能特性,比如吸附性能的好坏。
试验方法
- 各项物理化学性质的检测均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如称重法测密度、筛分法测粒度分布等。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检验规则
- 规定了抽样方案、判定规则等内容,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满足标准要求。对于不合格品,应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必要时进行复检。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明确了陶炭包装上的标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此外还对包装材料的选择提出了环保建议,并强调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储存环境的要求。
以上是对DB35/T 1400-2013《陶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此标准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同时也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促进了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