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溶剂型木器涂料用稀释剂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以有机溶剂为主要成分,用于调节溶剂型木器涂料粘度的稀释剂。
Title:Limitations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Solvent-based Wood Coating Dilu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G71
国际标准分类号:8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769-2014《溶剂型木器涂料用稀释剂中有害物质限量》是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溶剂型木器涂料用稀释剂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详细解读:
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 1. 苯含量(质量分数)/% ≤0.3
苯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在稀释剂中严格限制其含量,以减少对工人和使用者健康的潜在危害。
# 2. 甲苯+二甲苯含量(质量分数)/% ≤20
甲苯和二甲苯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控制其总含量。
# 3. 游离甲醛含量(质量分数)/% ≤0.1
游离甲醛是一种刺激性物质,会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应尽量降低其含量。
# 4. 醇类含量(质量分数)/% ≤10
醇类物质在稀释剂中使用广泛,但过高的含量可能导致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增加,从而影响空气质量。
# 5. 酮类含量(质量分数)/% ≤10
酮类物质同样会影响VOC排放,因此也需要对其含量加以限制。
# 6. 酯类含量(质量分数)/% ≤60
酯类物质是常见的溶剂成分之一,但过量使用会导致环境负担加重,故设定上限值。
# 7.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含量(质量分数)/% ≤70
TVOC是指所有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的总和,是衡量稀释剂环保性能的重要指标。
试验方法
# 1. 苯含量测定
采用气相色谱法,通过特定的色谱柱分离并检测样品中的苯成分。
# 2. 甲苯+二甲苯含量测定
同样采用气相色谱法,利用不同保留时间来区分甲苯与二甲苯,并分别计算各自的含量。
# 3. 游离甲醛含量测定
可选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
# 4. 醇类、酮类、酯类含量测定
这些项目的测定通常依赖于气相色谱仪配合适当的检测器完成。
检验规则
产品出厂前必须按照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查,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均符合上述有害物质限量要求。任何不符合规定的批次都不得出厂销售。
以上内容是对DB51/T 1769-2014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及其意义的简要说明。遵守此标准有助于保障生产安全,保护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