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芳烃生产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方法、技术要求及报告编制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芳烃生产装置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
Title:Guidelines for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 Factors in Aromatic Hydrocarbon Production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559-2012《芳烃生产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导则》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芳烃生产装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吉林省境内芳烃生产装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行业范围,确保了检测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芳烃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准确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规范检测活动,避免因概念模糊导致的工作偏差。
3. 检测项目
标准列出了需重点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以及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这些项目的确定基于芳烃生产的特点及其潜在的职业健康风险,要求检测单位严格按照清单开展工作。
4. 检测方法
对于每种危害因素,标准都推荐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比如,对于苯的检测,应采用气相色谱法,并确保采样器的流量误差不超过±10%。这些技术细节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5. 评价依据
评价时需参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相关法规,结合实际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长期暴露情况下的健康效应,并提出必要时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补充评价依据。
6. 防护措施建议
针对检测发现的问题,标准给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建议。如针对高噪声环境,建议采取隔音降噪工程措施;对于有毒气体泄漏风险,则强调加强通风排毒设施的维护保养。
7. 报告编制要求
最终报告应当包含基本信息、检测过程描述、结果分析及改进建议等内容。报告格式和内容的规范化有助于使用者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并为后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芳烃生产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导则》从多个维度规范了芳烃生产领域内的职业健康管理流程,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保障员工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