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兔同期发情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肉兔养殖中的同期发情技术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ynchronized Estrus in Meat Rabb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748-2014《肉兔同期发情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发布的关于肉兔繁殖管理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兔同期发情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四川地区肉兔的规模化养殖场。通过同期发情技术可以提高母兔的配种效率,增加产仔数。
二、术语和定义
1. 同期发情:指在一定时间内使一群母兔集中进入发情期。
2. 发情鉴定:通过对母兔外阴颜色变化、行为表现等特征判断其是否处于发情期。
三、技术要求
1. 母兔选择:选择健康无病、体重达到标准的成年母兔作为同期发情对象。
2. 饲养管理:在同期发情前两周开始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保证充足饮水。
3. 外源激素使用:根据母兔群体情况,合理选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戈那瑞林)进行肌肉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1mg,间隔12小时重复一次,连续两次。
4. 发情观察:注射后密切观察母兔外阴变化及行为表现,当发现有80%以上母兔出现外阴潮红湿润时即可安排配种。
四、注意事项
1. 使用外源激素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2. 同期发情期间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3. 对于未成功配种的母兔,可在7天后再尝试一次同期发情处理。
五、效果评估
实施同期发情技术后,应定期统计母兔受胎率、产仔数等指标,以评估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据此优化后续实施方案。
以上是对DB51/T 1748-2014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到从事肉兔养殖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