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成熟蜂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蜂群管理、蜜源植物选择、蜂蜜采集与贮存、质量要求及生产记录。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成熟蜂蜜的生产过程控制和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ature Hone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成熟蜂蜜是指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后,在蜂箱内充分酿造并达到一定浓度和水分含量的蜂蜜。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1731-2014《成熟蜂蜜生产技术规程》对成熟蜂蜜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规范,确保蜂蜜的质量和安全性。
该标准首先明确了成熟蜂蜜的定义,即蜂蜜中蔗糖含量不超过5%,水分含量不超过20%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养蜂场环境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远离工业污染源,保持空气清新、水源洁净。
关于蜂群管理,标准指出要选择优良的蜂种,合理安排蜂群数量,避免过度放牧导致蜜源不足。在蜜源植物开花期,需加强蜂群检查,及时补充饲料,保证蜂群健康。同时,应定期更换巢脾,清理蜂箱内的死蜂和杂物,保持蜂箱清洁卫生。
采收环节是成熟蜂蜜生产的关键步骤。标准规定应在晴朗天气条件下进行,避免雨天或露水未干时采收。采收前两天停止喂糖,让蜜蜂将巢脾中的水分蒸发至适宜水平。采收时使用专用工具,轻拿轻放,防止蜂蜜污染。采收后的蜂蜜需经过过滤、浓缩处理,使水分含量降至20%以下。
储存运输方面,标准强调要使用干净、密封的容器盛装蜂蜜,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震防潮,防止包装破损。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一年。
此外,标准还要求生产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蜜源种类、采收日期、检测结果等,以便追溯产品质量。蜂蜜产品上市前必须通过相关检测机构的检验,确保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总之,DB51/T 1731-2014为成熟蜂蜜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蜂蜜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四川地区蜂蜜产业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