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内动物血吸虫病的防治技术要求、监测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从事动物血吸虫病防治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nimal Schistosomia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947-2014《动物血吸虫病防治技术规范》是四川省针对动物血吸虫病防控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牛、羊等家畜的血吸虫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明确了适用范围,为后续具体措施提供了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与本标准相关的其他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这些引用文件构成了本标准的技术基础,确保了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3. 术语和定义:对“血吸虫病”、“钉螺”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血吸虫病”是指由血吸虫寄生于宿主体内引起的疾病,包括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症状。
4. 防治原则:提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强调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性。这为全省范围内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5. 疫情报告制度:要求发现疑似病例时立即上报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扩散。同时规定了定期监测报告的具体时间和频率。
6. 检疫检验方法:详细描述了血液检查法、粪便孵化法等多种检测手段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这些方法对于准确诊断动物是否感染血吸虫至关重要。
7. 消毒灭源措施:包括使用化学药物喷洒、焚烧污染草场等方式清除环境中存在的虫卵和幼虫。此外还提到加强圈舍卫生管理的重要性。
8. 免疫接种程序:推荐采用特定疫苗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间隔时间给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并且要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每次接种情况。
9. 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向养殖户普及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以及自我防护能力。组织专业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上只是部分重要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标准中还有更多细节需要深入学习掌握。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