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捕捞对虾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追溯信息采集、信息记录与管理、信息传递与查询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捕捞对虾产品的生产和追溯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ceability of Shrimp Products from Fish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267-2013捕捞对虾产品可追溯技术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广东省内捕捞对虾产品的可追溯性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中明确了“可追溯性”的定义,即通过记录和标识能够追踪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能力。这一概念是整个标准的核心,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被准确地跟踪。
2. 标识要求
- 每个捕捞批次都应有唯一的标识码,用于区分不同批次的产品。标识码应当包含日期、地点以及捕捞方式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质量控制和问题追溯。
3. 记录保存
- 要求企业建立详细的记录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捕捞时间、地点、使用的渔具类型、天气状况等内容。这些记录需至少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查验。
4. 信息管理系统
- 推荐使用电子信息系统来管理和维护上述所有数据。系统应具备查询、更新及报告生成等功能,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 培训与教育
- 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了解如何正确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还能增强其责任感。
6. 监督检查
- 当地政府或第三方机构有权对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任何违反规定的单位都将受到相应处罚,直至整改合格为止。
通过遵循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要求,《DB44/T 1267-2013》为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渔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