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鹦鹉鱼养殖的场地选择、设施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鹦鹉鱼的养殖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rnamental Fish Culture - Parrot Fish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283-2013观赏鱼养殖技术规范 鹦鹉鱼》是一项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鹦鹉鱼的养殖过程,确保其健康生长和品质优良。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养殖环境要求
条文:养殖水体应保持清洁,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pH值维持在6.5-8.5之间。
解读:这一条文强调了水质对鹦鹉鱼健康的重要性。溶解氧是鱼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低氧环境下可能导致鹦鹉鱼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死亡。而pH值的控制则关系到水中生物化学反应的稳定性,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鹦鹉鱼的生理机能。因此,定期检测并调整水质参数是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饲料投喂
条文: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分早晚两次投喂,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
解读:合理的投喂量可以避免浪费饲料和污染水质,同时保证鹦鹉鱼获得足够的营养。蛋白质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对于维持鹦鹉鱼正常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此外,选择优质的配合饲料不仅能够满足鹦鹉鱼的营养需求,还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疾病防控
条文:定期使用生石灰清塘,每月一次;发现病鱼时立即隔离,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药物治疗。
解读:定期清塘有助于清除池塘内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一旦发现病鱼,及时隔离可以防止病情扩散。使用合法合规的药物进行治疗,则是在保障鹦鹉鱼健康的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四、日常管理
条文:每日巡查养殖区,观察鱼群活动情况及水质变化;每周检查一次过滤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解读:通过每日巡查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如异常行为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或者环境压力。而定期检查过滤系统确保其高效运行,能够持续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给鹦鹉鱼。
以上是对《DB44/T 1283-2013观赏鱼养殖技术规范 鹦鹉鱼》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标准,从而提高鹦鹉鱼的养殖效率与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