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炼钢转炉生产过程中余热利用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采用转炉炼钢工艺的企业进行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Title:Guidelines for Utilization of Residual Heat in Steelmaking Converter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1692-2010《炼钢转炉生产余热利用导则》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炼钢转炉生产过程中余热利用的技术要求和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采用顶吹氧气转炉法生产钢铁的企业。它主要针对炼钢转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和冷却水等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技术要求
1. 余热锅炉系统设计
根据标准第5.1条,余热锅炉的设计应满足以下条件:
- 锅炉结构需适应转炉烟气温度波动大的特点,确保安全运行。
- 应设置可靠的烟气净化装置以去除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保护后续设备。
2. 烟气处理
第5.2条规定,转炉烟气经过除尘后,其含尘量不得超过30mg/m³。同时,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如SO₂、NOₓ等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3. 能源回收效率
按照第5.3条要求,余热锅炉的热效率不应低于85%,并且要定期检测和维护以保持高效运行状态。
安全措施
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第6章中提到:
- 必须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来实时监测烟气温度、压力及流量变化。
-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相关设备并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维护管理
为保证长期稳定地利用余热资源,第7章指出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检查管道保温层完整性、清洗换热器表面以及校准仪表精度等内容。
以上是对DB37/T 1692-2010《炼钢转炉生产余热利用导则》部分内容较为全面且深入的理解分析。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