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微细金属丝材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设备要求、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直径范围在0.01mm至1mm之间的微细金属丝材的拉伸性能测试,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等参数的测定。
Title:Testing Method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Fine Metal Wires Based on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J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9.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微细金属丝材拉伸性能测试方法——以TCWAN 0101-2024新旧版标准差异为例
在材料科学领域,微细金属丝材因其独特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及医疗器械等行业。为了确保这些关键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准确测定其拉伸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全场应变测量手段,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微细金属丝材拉伸性能测试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次我们将聚焦于TCWAN 0101-2024《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微细金属丝材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的新旧版本对比,特别是关于试样制备部分的变化及其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试样制备要求的变化
# 旧版标准
在TCWAN 0101-2023版本中,对于试样的尺寸规定较为笼统,仅要求长度不低于50mm且直径不超过0.5mm。此外,对试样表面处理没有明确提出具体要求,仅提到需要保证表面清洁无油污即可。
# 新版标准
到了TCWAN 0101-2024版本,则更加细化了试样的规格参数:明确规定试样总长度为60±2mm,标距段长度为30±1mm,同时将直径范围缩小至0.3mm~0.5mm之间。另外,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试样表面需经过喷砂处理以增强粘附力,并且要求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试样干燥状态,避免水分影响测试结果。
二、新版标准变化的意义与应用技巧
1. 精确控制试样尺寸
新增的具体尺寸限制有助于提高不同实验室间数据的一致性。例如,在进行DIC分析时,如果标距段过短,则可能导致采集到的数据点数量不足,从而影响最终计算精度;反之,若标距段过长,则会增加实验成本并延长测试时间。因此,按照新版标准设定合理的试样尺寸是获得可靠测试结果的基础。
2. 改善表面处理工艺
喷砂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试样表面氧化层和其他杂质,同时形成粗糙表面结构,有利于后续粘贴标记点或者直接施加应变场。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喷砂操作时应严格控制压力和角度,以免损伤试样本体组织。此外,完成喷砂后还需使用压缩空气彻底吹扫干净粉尘残留物,并立即密封保存直至使用前一刻。
3. 维持良好环境条件
干燥环境不仅能够防止湿气侵蚀试样本身,还能减少外界干扰因素对DIC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建议采用恒温恒湿箱来存放试样,并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温湿度指标。
三、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TCWAN 0101-2024相比前一版本,在试样制备环节上做出了诸多改进,旨在提升整个测试流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而言,掌握这些细节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按照最新标准执行每一个步骤,才能保证所测得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比性,进而为产品研发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