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咖啡黑(枝)小蠹的防治技术,包括监测、预防和控制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咖啡种植区的咖啡黑(枝)小蠹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Coffee Black (Branch) Ambrosia Bee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276-2014 咖啡黑(枝)小蠹防治技术规程》是海南省地方标准,为有效防控咖啡黑(枝)小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防治对象与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咖啡黑(枝)小蠹是一种严重危害咖啡树的害虫,主要侵害咖啡树枝干,导致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内咖啡园中咖啡黑(枝)小蠹的监测、预测和综合防治工作。
监测与预警
在监测方面,标准强调了定期巡查的重要性,要求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特别是在雨季前后,需重点关注新梢和老枝的健康状况。当发现有异常枯死枝条时,应立即取样送检,以便及时确认是否由咖啡黑(枝)小蠹引起。
综合防治措施
#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清除受害植株及其周围环境中的病残体,减少虫源基数。对于轻度受害的植株,可以采用人工剪除受害枝条的方法处理;而对于重度受害的植株,则需要整株拔除并集中销毁。
#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控制咖啡黑(枝)小蠹扩散蔓延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准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在最佳施药时期内进行喷雾或涂抹处理。具体用药种类及浓度应根据当地农业部门发布的指导意见执行,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以延缓抗性产生。
#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提倡利用天敌昆虫来抑制害虫数量的增长。例如,释放寄生蜂等有益昆虫可以有效地降低咖啡黑(枝)小蠹的种群密度。此外,还可以通过种植诱集植物吸引害虫远离主产区等方式达到间接防控的目的。
管理与培训
为了确保各项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标准还提出了加强管理和开展技术培训的要求。各级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知识讲座和技术交流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总之,《DB46/T 276-2014 咖啡黑(枝)小蠹防治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出发,为解决海南地区咖啡产业面临的这一重大问题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规定,不仅可以有效遏制咖啡黑(枝)小蠹的危害,还能促进整个咖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