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疫病监测中样品的采集、保存及运送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样品的采集、保存及运送。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ampling, Preserv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Animal Disease Surveill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269-2014《动物疫病监测样品采集保存及运送技术规范》是青海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动物疫病监测中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送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样品采集部分,标准明确要求采集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关资质。在采集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执行,以避免样品污染。例如,对于血液样本的采集,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采血管,并且在采样前要对采样部位进行彻底消毒。
其次,在样品保存方面,标准强调了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如病毒类样品需在低温环境下保存,通常为-70℃以下;细菌类样品则可以在4℃条件下短期保存。此外,所有保存的样品都必须标注清晰的信息标签,包括样品名称、编号、采集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以便后续追溯和管理。
再者,关于样品运送环节,标准指出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样品受到物理损伤或温度变化的影响。例如,长途运输时应使用带有制冷设备的专用运输箱,并定期检查箱内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还需注意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品运输的规定,确保运输安全。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实验室在接受样品后应及时进行登记入库,并尽快开展检测工作,以免因延迟导致样品质量下降影响检测结果。此外,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便于日后查阅和审计。
综上所述,《动物疫病监测样品采集保存及运送技术规范》通过一系列具体而严格的要求,有效保障了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