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建筑
  • DB11T 1062-2014 人员疏散掩蔽标志设计与设置

    DB11T 1062-2014 人员疏散掩蔽标志设计与设置
    人员疏散掩蔽标志设计设置公共安全
    22 浏览2025-06-04 更新pdf2.02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人员疏散掩蔽标志的设计原则、设置要求及相关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建筑物、公共场所及设施中人员疏散掩蔽标志的设计与设置。
    Title:Design and Setting of Personnel Evacuation and Shelter Sig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40

  • 封面预览

    DB11T 1062-2014 人员疏散掩蔽标志设计与设置
  • 拓展解读

    DB11/T 1062-2014《人员疏散掩蔽标志设计与设置》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人员疏散和掩蔽标志的设计与设置,提高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效率和安全性。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4.1 标志的种类

    本标准规定了多种类型的疏散掩蔽标志,包括方向标志、位置标志、综合信息标志等。这些标志的设计应清晰明了,易于识别。例如,方向标志应当使用箭头指示疏散的方向,而位置标志则用于标明特定设施的位置,如避难层或急救站。综合信息标志可以包含上述两种功能,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4.3 标志的颜色

    颜色的选择对于标志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标准中明确指出,疏散方向标志应采用绿色背景搭配白色图案,这符合国际通用的安全色标准,能够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此外,紧急出口标志也应遵循这一配色方案,确保在各种光线条件下都能被清楚辨认。

    5.1 标志的设置高度

    为了保证标志能够被大多数人看到,标准对标志的设置高度做出了具体要求。一般情况下,标志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1.8米,但也不宜超过2.5米。这样的高度既能避免被低矮物体遮挡,又不会过高导致难以观察。

    5.3 标志之间的间距

    为确保整个建筑内的人员都能够及时找到疏散路径,标志之间需要保持适当的间距。根据标准的规定,在直线通道上,标志间的最大间距不得超过20米;而在拐角处或分叉路口,则需缩短至10米以内。这样可以有效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路线撤离。

    6.1 标志的照明条件

    良好的照明是确保标志可见性的基础。标准建议,在正常照明条件下,标志表面的亮度至少要达到50cd/m²。当遭遇停电等突发状况时,应急照明系统必须立即启动,并维持至少30分钟以上的持续时间,以保障疏散过程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人员疏散掩蔽标志设计与设置》不仅涵盖了从标志类型到具体参数设置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还充分考虑到了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可能情形。遵循该标准有助于提升公共建筑内人员的安全保障水平,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15T 672-2014 旱地马铃薯垄膜沟植抗旱蓄水保墒技术规程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