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枸杞微咸水滴灌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水源要求、系统设计与安装、灌溉制度、水质调控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利用微咸水进行枸杞种植滴灌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icro-irrigation of Goji Berry using Brackish Wa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889-2013《枸杞微咸水滴灌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宁夏地区枸杞种植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其中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灌溉水质要求:规程明确规定,滴灌用水的总溶解固体(TDS)含量应控制在2000至5000mg/L之间。这一范围内的水质既能满足枸杞生长需求,又不会对土壤造成盐分积累。通过合理调控灌溉水质,可以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
2. 灌溉制度设计:根据枸杞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规程建议采用分阶段灌溉方式。例如,在开花结果期需增加灌溉频率和水量,而在休眠期则减少灌溉量。这种灵活调整灌溉策略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并促进产量提升。
3. 滴灌系统布置:对于成龄枸杞园,推荐使用单行双管式滴灌布局,即每行树冠投影下方铺设两条滴灌带。这样不仅可以均匀分布水分,还能避免因局部过湿导致根系病害发生。同时强调定期检查与维护滴灌设施以确保正常运行。
4. 施肥结合灌溉管理:规程指出,在实施微咸水滴灌的同时可同步开展水肥一体化作业。具体做法是在每次灌溉时按比例添加适量肥料溶液,但需注意控制氮磷钾的比例以及施用量,以免影响果实品质或引发环境污染。
5. 节水节肥效果评估:为了验证该技术的实际效益,规程还提出了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灌溉定额、水分利用系数、肥料利用率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长期跟踪记录,能够科学评价微咸水滴灌技术的应用成效,并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
以上内容涵盖了DB64/T 889-2013中关于枸杞微咸水滴灌技术的核心要点,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该标准,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