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基钻井液的性能要求、配制方法、使用技术和环保处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油气田钻井过程中油基钻井液的配制、使用及废弃处理。
Title: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Appl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il-based Drilling Fluids
中国标准分类号:E10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574-2013《油基钻井液性能要求及使用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油基钻井液的性能指标和使用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陕西地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油基钻井液。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即仅限于陕西省内从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企业和个人。
2. 术语和定义:
- 油基钻井液:以柴油或矿物油为连续相,加入适当比例的乳化剂、加重剂等材料配制而成的钻井液。
- 稳定性:指油基钻井液抵抗外界条件变化而不发生分层的能力。
3. 技术要求:
- 密度:油基钻井液的密度应控制在0.8至1.0 g/cm³之间。这一范围内的密度能够有效平衡地层压力,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粘度和切力:初切力不大于4 Pa,终切力不大于8 Pa;塑性粘度不超过50 mPa·s。这些参数确保了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携屑能力。
- 滤失量:在API失水仪上测定的滤失量不得超过10 mL。较低的滤失量有助于保护井壁稳定并减少污染。
- pH值:保持在8到10之间。适宜的酸碱度可以防止腐蚀设备,并有利于维持体系稳定性。
4. 使用技术:
- 在使用前需进行充分搅拌,确保各组分均匀混合。
- 根据不同地层特性调整配方,比如在高压高温环境下可能需要增加某些添加剂来提高耐受性。
- 定期监测各项性能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5. 环保措施:强调了回收利用废油的重要性,提倡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资源,从而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油基钻井液性能要求及使用技术规程》不仅规定了具体的技术参数,还特别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以保障作业安全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