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各级档案馆及企事业单位进行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igitization of Archives - Part 2: Digitization Processing of Paper Archi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765.2-2010 档案数字化规范 第2部分: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以下将从标准中挑选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北京市各级各类档案馆以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所开展的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和区域,确保了标准在北京市范围内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如“数字化”、“图像处理”等。这些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
三、基本要求
1. 数字化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高精度扫描功能,并且要定期校准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2. 工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作业,熟悉整个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管理、安全保密等方面的规定。
四、技术指标
1. 图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2. 彩色模式采用RGB色彩空间;
3. 文件格式推荐使用TIFF或JPEG2000;
4. 元数据著录应完整准确,遵循国际通用标准。
五、质量控制
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措施,比如随机抽取一定比例样本进行检查,确保最终成果满足既定目标。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原始载体不受损害,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手段。
六、安全保障
鉴于档案内容可能涉及敏感信息,因此在整个数字化进程中应当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置访问权限、加密存储介质等方法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泄露事件发生。
七、验收与移交
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后,由委托方组织专家团队按照事先约定的标准来进行全面评估验收。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到合格水平之后方可正式交付给接收单位保管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DB11/T 765.2-2010 档案数字化规范 第2部分: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