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牲畜交易市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市场管理、防疫条件、消毒措施及档案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牲畜交易市场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Title: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nimal Health in Livestock Trading Mark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907-2013《牲畜交易市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牲畜交易市场的动物卫生管理。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动物入场检查:该标准要求所有进入市场的牲畜必须持有有效的检疫合格证明。入场时需对每头牲畜进行临床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病症状。这一措施是为了防止携带病原体的牲畜进入市场,从而保护其他动物和人类健康。
2. 市场环境消毒:规定市场内应定期进行全面消毒处理,特别是交易区、屠宰区等高风险区域。使用的消毒剂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在使用前要经过试验验证其有效性。此举有助于切断疾病传播途径,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3. 废弃物管理:对于产生的动物排泄物及其他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收集、运输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就地掩埋,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及二次污染风险。这不仅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人员培训与记录保存:市场管理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专业的动物卫生知识培训,熟悉各项管理制度。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档案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进场登记表、检验检疫结果单据、消毒日志等文件资料。这些信息能够为追溯来源提供依据,在发生问题时便于采取相应措施。
5. 应急响应机制:当发现疑似患有严重疾病的牲畜时,立即隔离并上报当地兽医主管部门。由专业机构进行诊断确认后采取隔离封锁等控制手段,防止疫情扩散。此外还应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潜在隐患。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内容可以有效提升牲畜交易市场的管理水平,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