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交通噪声污染缓解工程中隔声窗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中用于缓解交通噪声的隔声窗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ffic Noise Pollution Mitigation Engineering - Part 1: Sound Insulation Windows
中国标准分类号:Z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034.1-2013《交通噪声污染缓解工程技术规范 第1部分:隔声窗措施》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交通噪声污染治理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隔声窗的定义:安装在建筑物外窗位置,具有隔声功能的窗户系统。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奠定了基础。
技术要求
# 材料选择
标准要求隔声窗所使用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隔声性能。例如,玻璃厚度应不低于5毫米,且双层或多层玻璃之间的空气层厚度应在6至12毫米之间。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噪声通过玻璃传播的可能性。
# 结构设计
隔声窗的设计需考虑密封性,以防止噪声从缝隙处进入室内。标准指出,隔声窗的框架与墙体之间的接缝应采用弹性密封材料进行填充,并确保其耐久性和防水性。此外,窗框与玻璃之间的连接也必须牢固可靠。
# 安装要求
安装过程中,应保证隔声窗的整体结构稳定,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的变形或松动。标准强调了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墙体平整、干燥,以便于正确安装。
性能测试
隔声窗安装完成后,需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现场检测。主要包括隔声量测量和气密性测试。隔声量应达到或超过设计值,而气密性则需满足特定等级的要求。这些测试结果直接反映了隔声窗的实际效果。
维护保养
为了保持隔声窗长期有效的性能,标准还提出了定期维护的建议。包括清洁窗面、检查密封条的状态以及及时更换老化部件等。良好的维护习惯有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维持其隔声效果。
以上是对DB11/T 1034.1-2013中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