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竹筏(排)漂流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设施、安全要求、服务质量及投诉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开展竹筏(排)漂流服务的单位。
Title: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Bamboo Raft Drif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72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竹筏(排)漂流服务规范》(DB35/T 1357-2013)旨在规范竹筏漂流服务的各个环节,确保游客安全和体验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安全管理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竹筏漂流服务的安全管理措施。例如,在第4.1条中指出,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应急预案、定期检查制度等。这意味着每个竹筏漂流点都必须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并且需要定期对竹筏及附属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2. 人员资质与培训
根据第5.1条的规定,所有从事竹筏漂流服务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才能上岗。这不仅包括对竹筏操作技能的要求,还涵盖了急救知识、环境保护意识等内容。通过这样的规定可以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同时降低事故发生率。
3. 设施设备要求
在第6章中详细列出了竹筏及其辅助设施的具体技术参数与使用条件。比如,竹筏的设计应当考虑到承载人数上限以及浮力等因素;而救生衣等个人防护装备则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这些具体的技术指标为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4. 游客须知与告知义务
标准特别强调了对游客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按照第7.1条的要求,经营者有责任向每位购票者提供详细的漂流路线图、天气状况预报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提示等信息。这样做可以帮助游客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因缺乏了解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5. 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竹筏(排)漂流服务规范》还专门设立了环境保护章节。其中提到,所有参与漂流活动的企业和个人都不得随意丢弃垃圾或破坏植被。此外,对于漂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提出了集中处理的要求,以此来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竹筏(排)漂流服务规范》(DB35/T 1357-2013)从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设施配备等多个方面制定了全面细致的标准,为福建省内竹筏漂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各相关企业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营造一个既安全又舒适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