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层印制板用无卤环氧玻纤布粘结片预浸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无卤环氧树脂为基体,玻璃纤维布为增强材料制成的多层印制板用粘结片预浸料。
Title:Multilayer Printed Board - Halogen-free Epoxy Glass Cloth Prepreg for Bonding She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356-2013 是福建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多层印制电路板(PCB)用无卤环氧玻纤布粘结片预浸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1. 外观:预浸料应表面平整,无明显气泡、裂纹、皱褶等缺陷。这一要求确保了产品的外观质量,避免因外观问题影响后续加工。
2. 厚度:预浸料的厚度应在标称值±10%范围内。此规定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便于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层间厚度,提高成品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
3. 树脂含量:树脂含量应为35%-45%。适当的树脂含量可以提供足够的粘结力和绝缘性能,同时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
4. 玻璃纤维布的规格:玻璃纤维布的经向和纬向拉伸强度均应大于或等于1800N/50mm。这确保了基材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制造过程中的应力。
试验方法
1. 厚度测定:使用精度不低于0.01mm的千分尺,在不同位置测量至少5点取平均值。此方法能准确反映预浸料的实际厚度。
2. 树脂含量测定:采用溶剂萃取法,通过称重计算树脂含量百分比。这种方法能够精确地检测出树脂的实际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 玻璃纤维布拉伸强度测试:按照GB/T 7999的规定执行。这项测试直接反映了玻璃纤维布的基础物理性能,是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检验规则
1. 组批规则:同一原料、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同一批次产品构成一个检验批。这样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和质量监控工作。
2. 抽样方案: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合理的抽样方案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确保所抽检的产品具有代表性。
3. 判定规则:如果所有项目都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若有任何一项不合格,则需加倍取样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判整批产品为不合格。这种严格的判定规则有利于维护产品质量。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1. 标志:每卷预浸料外包装上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等信息。明确的标识有助于用户正确识别和使用产品。
2. 包装:采用防潮、防尘的专用包装材料,并密封良好。良好的包装条件可有效保护产品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3.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轻装轻卸,防止剧烈碰撞。合理的运输方式可以减少货物损坏的风险。
4. 贮存: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适宜的储存环境有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以上是对DB35/T 1356-2013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提升产品质量,还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