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验用鱼遗传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监测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实验用鱼的繁育、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Experimental Fish - Part 3: Genetic Quality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053.3-2013《实验用鱼 第3部分:遗传质量控制》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实验用鱼的遗传质量控制工作。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适用于实验用鱼的遗传质量控制,包括亲本选择、繁殖过程以及子代鉴定等环节。这一规定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标准对关键概念如“遗传纯度”、“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界定。“遗传纯度”是指实验用鱼群体中个体间遗传差异的程度,“遗传稳定性”则是指实验用鱼群体在世代传递过程中遗传特征保持一致的能力。这些定义有助于研究人员准确理解并执行相关技术要求。
接着,在遗传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部分强调了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遵循科学规律又要考虑成本效益等因素,确保既能达到预期效果又能合理利用资源。
此外,关于亲本的选择标准,标准提出应优先选用健康状况良好且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作为亲本,并且要记录其来源信息以便追溯。同时要求定期检测亲本的遗传状态以防止出现退化现象。
对于繁殖过程中的遗传质量监控,则需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每次交配的时间、地点及结果等内容。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管理部门。
最后,在子代鉴定方面,标准建议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来进行身份确认。这不仅能够提高鉴定精度还能减少人为误差带来的影响。另外还提到如果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则需要重新评估整个生产流程直至问题解决为止。
总之,《实验用鱼 第3部分:遗传质量控制》通过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来保障实验用鱼的质量,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