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莱麻纤维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分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莱麻为原料,经脱胶、制浆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莱麻纤维。
Title:DB22/T 1953-2013 Ramie Fiber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953-2013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莱麻纤维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莱麻纤维的基本概念,包括莱麻纤维的来源、加工方式等基础信息。这对于理解莱麻纤维的产品特性和应用范围至关重要。
2. 产品分类: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技术指标,莱麻纤维被分为多种类型。这种分类有助于消费者和制造商明确产品的适用场景和技术要求。
3. 技术要求:这是标准的核心部分之一,涵盖了纤维的物理性能如线密度、断裂强度、伸长率等。例如,线密度的偏差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的均匀性;断裂强度则反映了纤维的耐用程度,对于不同用途有不同的最低标准。
4. 试验方法: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标准详细描述了各项性能测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条件。这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也便于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5. 检验规则:包括抽样方案、判定规则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则旨在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并且当出现不合格品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如何正确标识产品信息以及妥善处理整个供应链过程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良好的包装可以防止运输途中受损,合理的储存条件则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对DB22/T 1953-2013中关键条款的部分解析。遵循这一标准可以帮助相关企业和机构更好地生产、销售符合要求的莱麻纤维制品,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