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原液着色腈纶纤维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丙烯腈为主要原料,通过原液着色工艺生产的腈纶纤维。
Title:Colored Acrylic Fiber by Solution Dyeing - DB22T 1954-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954-2013《原液着色腈纶纤维》是一项关于原液着色腈纶纤维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原液着色腈纶纤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以聚丙烯腈为主要原料,通过原液着色法制得的纤维。
2.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原液着色”、“色牢度”等关键术语的概念。原液着色是指在纺丝前将颜料或染料直接加入到聚合物溶液中,使其均匀分散在整个纤维结构中的过程。
3. 技术要求:
- 外观质量:要求纤维无明显杂质、断头、结头等缺陷。
- 物理性能:包括线密度偏差率、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指标。例如,线密度偏差率应控制在±4%以内,断裂强度不低于2.5cN/dtex。
- 化学稳定性:对酸碱耐受性有具体要求,确保纤维在常规使用条件下不会因环境因素而劣化。
4.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各项性能测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条件。如采用特定仪器测量线密度偏差率,使用拉力机测定断裂强度等。
5. 检验规则:明确了产品的抽样方案、判定规则以及复检规则。强调出厂产品需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规定了产品包装上的信息内容(如生产日期、批号等),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贮存时需保持通风干燥。
以上是对DB22/T 1954-2013标准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