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微卫星法对野鲤种质进行鉴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野鲤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分类,以及相关科研和生产活动。
Title:Identification of Wild Carp Germplasm by Microsatellit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978-2013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野鲤种质进行鉴定的方法。以下为关键内容解读:
该标准适用于野鲤种质资源的鉴定、亲本选配和品种保护。其中5.2.1要求使用荧光标记引物对,具体包括Dm26、Dm28、Dm31、Dm34、Dm35、Dm38六个位点。5.2.2指出每个位点应扩增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不少于3个。5.2.3明确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频率需大于等于0.05。
5.3部分规定检测结果处理方法,采用PowerMarker软件计算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及多态信息含量PIC。5.4要求通过构建Nei's遗传距离矩阵,采用UPGMA算法生成聚类图。
标准还强调样品采集应遵循随机性和代表性原则,并确保样本新鲜度。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条件的一致性,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这些条款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野鲤种质鉴定技术流程,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