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粮食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中数据采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粮食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数据采集与管理。
Title:Data Collection Specification for Grain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937-2013《粮食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据采集规范》是由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粮食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追溯数据采集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粮食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企业和个人。它规定了这些过程中需要采集的数据内容、格式以及方法,确保每一批次的粮食都能被准确追踪。
二、术语与定义
标准明确了几个关键概念:
- 粮食产品:指用于人类食用或作为饲料原料的各种谷物及其制品。
- 追溯:通过记录和保存相关信息来确定某一特定产品的来源及流向的过程。
- 数据采集:获取并记录与粮食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行为。
三、数据采集要求
1. 基本信息采集
- 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2. 生产过程信息采集
- 记录种子来源、种植面积、施肥情况、病虫害防治措施等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3. 加工环节信息采集
- 需要注明使用的设备型号、工艺参数、操作人员姓名等信息。
4. 储存条件信息采集
- 温湿度记录、通风换气频率、防虫防鼠措施等都应详细记载。
5. 运输过程信息采集
- 车辆编号、出发时间、到达地点、途中停留点等细节不可遗漏。
6. 销售渠道信息采集
- 批发商、零售商的信息,以及最终消费者的购买记录也属于必要范畴。
四、数据存储与管理
所有采集到的数据应当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整理归档,并建立电子档案系统便于查询检索。同时,还应对数据的安全性负责,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者篡改。
五、监督检查
各级质量监督部门有权对相关单位执行本标准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时应及时纠正整改,情节严重的将依法处理。
六、附则
对于违反本标准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综上所述,《粮食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据采集规范》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技术保障,各有关方需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