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怀头鲶人工繁殖的技术要求,包括亲鱼选择、催产、授精、孵化及鱼苗培育等环节的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怀头鲶的人工繁殖生产及相关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Silurus asot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885-2013《怀头鲶人工繁殖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怀头鲶人工繁殖的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解读:
1. 亲鱼选择
标准要求亲鱼需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雌鱼应达到性成熟,腹部膨大且柔软,卵巢轮廓清晰可见;雄鱼则要求精巢饱满。这一条强调了亲鱼健康状况对繁殖成功率的重要性。
2. 催产剂使用
催产剂的使用剂量和方法直接影响产卵效果。标准建议根据亲鱼体重精确计算药物用量,并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同时注意注射部位要避开主要血管和神经,确保安全有效。
3. 孵化管理
孵化过程中水温控制极为关键,标准指出适宜的孵化水温应在18℃至24℃之间。此外还需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部分池水以保证溶氧充足。
4. 幼苗培育
幼苗阶段需要特别关注饵料投喂质量与频率。初期可投喂轮虫或卤虫等小型浮游生物,随着个体成长逐步过渡到颗粒饲料。每日分多次少量投喂有助于提高存活率。
5. 疾病防控
在整个养殖周期内都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消毒养殖环境并监测水质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隔离治疗,防止病情扩散。
这些内容构成了怀头鲶人工繁殖全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遵循此规程能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