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干桂花观赏苗木的培育技术要求和质量分级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高干桂花观赏苗木的生产、经营、检验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and Quality Grading for Cultivation of Tall Stem Osmanthus Ornamental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608-2013《高干桂花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为高干桂花的规范化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苗木选择与繁殖
标准规定,用于高干桂花培育的砧木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实生苗或扦插苗。嫁接用的接穗需来自优良母树,要求枝条充实、芽眼饱满且无机械损伤。这一要求确保了苗木的基础质量,为后续的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栽培管理
在栽培过程中,标准强调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建议采用深翻改土的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并施加基肥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此外,还应定期修剪整形,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促进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
针对桂花常见的病虫害如炭疽病、蚧壳虫等,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频率,保护生态环境。
质量分级
根据苗木的高度、地径、冠幅以及根系发育状况等因素将高干桂花观赏苗木分为三个等级:特级、一级和二级。特级苗木高度需达到3米以上,地径不少于4厘米,冠幅不低于1.5米;一级苗木相应指标稍低;二级则更低。这样的分级体系便于市场交易,也有助于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以上是对DB51/T 1608-2013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品质,还能有效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