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千层金观赏苗木的培育技术要求、质量分级标准及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千层金观赏苗木的生产、销售、验收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Hypericum perforatum Ornamental Seedlings and Quality Gra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605-2013《千层金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是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推荐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千层金观赏苗木的培育过程和质量评价体系。该标准涵盖了从种苗选择到成品苗出圃的全过程,对提高千层金观赏苗木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根据标准内容提取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种苗选择与处理
条文:4.1.1 种子应来源于健康母树,且种子成熟度达到80%以上。
解读:选择健康的母树可以确保种子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种子成熟度是影响发芽率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求至少达到80%的成熟度以保证育苗的成功率。
条文:4.1.2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福尔马林喷洒。
解读:种子消毒是防止病原菌传播的重要步骤。通过使用化学药剂如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微生物,降低后期生长过程中发生病害的风险。
2. 栽培环境与管理
条文:4.2.1 苗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
解读:适宜的栽培环境对于千层金观赏苗木的成长至关重要。深厚的土层有利于根系的扩展,良好的排水性能可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而充足的光照则有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效进行。
条文:4.2.2 定植时株行距控制在30cm×40cm,以保证通风透光条件。
解读:合理的株行距设置能够为每株苗木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发展其根系和枝叶,同时也有利于空气流通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3. 肥水管理
条文:4.3.1 生长期每月施用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浓度为0.3%-0.5%。
解读:定期施肥是促进苗木快速健康成长的基础措施之一。氮磷钾复合肥均衡供应了植物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适当浓度的应用既能满足植物需求又不会造成肥害。
条文:4.3.2 浇水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在干旱季节需增加浇水频率。
解读:“见干见湿”是指当土壤表层变干后再进行充分灌溉直至湿润整个根区范围。这种方法既节约水资源又能防止因过度浇水引起的根系缺氧问题。
4. 病虫害防治
条文:4.4.1 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式开展病虫害防控工作。
解读: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比事后补救更为经济有效。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合理修剪以及选用抗病品种等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条文:4.4.2 发现病害初期应及时清除受害部位,并使用波尔多液或其他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治疗。
解读: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及时去除受感染的部分可以阻止病情进一步扩散。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喷洒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病原体繁殖,还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5. 成品苗质量分级
条文:5.1 成品苗质量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苗、二级苗和三级苗。
解读:明确的质量分级标准有助于买卖双方清晰界定产品价值。一级苗要求高度均匀一致、无明显机械损伤及病虫害痕迹;二级苗允许存在一定比例的小面积瑕疵但不影响整体外观;三级苗则仅限于园林绿化工程中作为辅助材料使用。
以上便是基于DB51/T 1605-2013《千层金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所整理的一些关键点及其深度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